无线通信(Wireless communication)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bai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。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,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。几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:
1、LoRa技术 LoRa 是LPWAN通信技bai术中的一种,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。 是物理层或无线调制用于建立长距离通信链路。许多传统的无线系统使用频移键控(FSK)调制作为物理层,因为它是一种实现低功耗的非常有效的调制。 2、WiFi/ IEEE 802.11协议 WiFi,全称Wireless-Fidelity,无线保真,是无线局域网(WLAN)中的一个标准。从1999年推出以来一直是是我们生活中较常用的访问互联网的方式之一。 3、ZigBee/802.15.4协议 Zigbee被正式提出来是在2003年,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蓝牙通信协议的高复杂,功耗大,距离近,组网规模太小等缺陷。 名称取自于蜜蜂,蜜蜂 (bee)是靠飞翔和“嗡嗡”(zig)地抖动翅膀的“舞蹈”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,依靠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群体中的通信网络。 4、Thread /IEEE 802.15.4协议 Thread和ZigBee同属802.15.4,但是针对802.15.4做了很大的改进。Thread是建立在IPv6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协议,无论在传输安全,还是系统可靠性上都做了非常棒的优化。它既可以承载高通海尔数十企业组物联网盟AllSeen,也可以支持苹果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。 5、Z-Wave协议 Z-Wave无线组网规格于2004年提出,由丹麦的芯片与软件开发商Zensys主导,Z-wave联盟推广其应用。 Z-Wave工作频率美国 908.42MHz、欧洲868.42MHz,采用无线网状网络技术,因此任何节点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和通信范围内的其它临近节点通信。 6、蓝牙(Bluetooth) 蓝牙(Bluetooth)是1994年由爱立信公司首先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,这个技术规范是使用无线连接来替代已经广泛使用的有线连接。1999年12月1日,蓝牙特殊利益集团发布了“蓝牙”标准的最新版1.0b版。 7、超宽频技术(UWB) 超宽频技术(UWB)的发展模式类似Wi-Fi,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归类为军事技术,但如今基友可能扩展至一般消费性产品领域。根据最新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的定义,超宽频(UWB)系统的中心频率高于2.5GHz,并具备至少500MHz的—10dB频宽。频率较低的UWM系统必须具备至少20%的频宽比(fractional bandwidth)。这些特征让UWM明显异于传统的无线电系统,以往的无线电系统的频宽比不会超过1%或20MHz,例如,像2.4GHz的IEEE 802.11无线局域网络。 8、近短距无线传输(NFC) 近短距无线传输(NFC)是由Philips、Nokia和Sony公司主推的一种类似于RFID(非接触式射频识别)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。与REID不同,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,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.56MHz频率范围 NFC最初仅仅是遥控识别和网络技术的合并,但现在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。它能快速自动的建立无线网络,为蜂窝设备、蓝牙设备、Wi-Fi设备提供一个“虚拟连接”,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信。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,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、更安全和更清楚,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。 (本文来源:实验室资讯网整理)(责任编辑:子豪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