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化血红蛋白(HemoglobinA1c;HbA1c)是人体血液中葡萄糖与血红蛋白 β 链 N 末端缬氨酸残基以共价键结合的稳定的化合物, 全称为: 血红蛋白 β 链 (血液)-N-(1- 脱氧果糖 -1- 基) 血红蛋白 β 链。反映检测前 2~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。 HbA1c 的实验室测量结果准确可比,实现检测的标准化,是 HbA1c 临床应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。室间质量评价 (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,EQA) 是保证和改进实验室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。 我国 HbA1c EQA 计划于 2000 年正式开展,与国外相比,我国 HbA1c 检测的标准化起步相对较晚,但进展迅速。目前已建立并运行比较完整的 HbA1c 参考系统。我国 HbA1c 检测的整体质量已有明显提升。 但我国 HbA1c 检测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仍面临复杂的局面和挑战;临床实验室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 HbA1c 检测的人员操作、室内质控等方面的管理亟待加强。 一些检测系统的自身性能仍存在不少问题,如大多数即时检测 (point—of-care testing,POCT) 方法检测 HbA1c 的精密性、准确性无法满足临床需求,不能用于糖尿病诊断,但可以用作监测方法。此外,多种因素可直接影响 HbA1c 的检测结果。 影响 HbA 1c 检测结果的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的结合产物, 因此, 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 HbA1c 测定, 对结果产生影响。 干扰因素包括: 血红蛋白病、衍生血红蛋白、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及药物等。有些干扰因素及干扰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(方法学特异), 而有些干扰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克服 (非方法学特异)。 实验室应知晓 HbA1c 测定存在的干扰因素, 某些患者人群可能需要用某种特异的 HbA1c 测定方法或不适宜采用 HbA1c 来反映体内平均血糖水平。
不同分析系统干扰因素是不同的,相关医务工作者应知晓所用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,如:变异血红蛋白 HbE 和 HbD 对一些离子交换 HPLC 法有干扰,但对免疫法没有干扰;HbS 和 HbC 会干扰一些免疫法和个别离子交换 HPLC 法。 (本文来源:互联网)(责任编辑:大林) |